【基本情況】
姓名 | 柯世堂 | 性别 | 男 | 出生 年月 | 1982年11月 | ||
職稱/職務 | 教授/副處長 | 導師 類别 | 博導 | ||||
研究領域 | 風工程、結構工程、機場工程防災 | ||||||
招生學科 | 力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 土木水利、交通運輸 | ||||||
聯系方式 | keshitang@163.com |
【詳細介紹】
一、教育背景 | |
2012.05~2014.09 伟德国际1946bv官网 力學 博士後(在職) 2010.09~2011.08 日本東京工芸大學 風工程研究中心 聯合培養(博士) 2008.03~2011.12 同濟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 風工程 博士 2005.09~2008.01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結構工程研究室 結構工程 碩士 2000.09~2004.07 西安科技大學 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學士 | |
二、工作經曆 | |
2023.10 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 2022.04~至今 伟德国际1946bv官网 教務處 副處長 2019.12 入選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 2019.10~2022.04 伟德国际1946bv官网 伟德国际1946bv官网 副院長 2018.04~2019.10 伟德国际1946bv官网 土木與機場工程系 教授(破格晉升)、博導 2014.04~2018.04 伟德国际1946bv官网 土木工程系 副教授、碩導 2012.01~2014.04 伟德国际1946bv官网 土木工程系 講師 2004.07~2005.06 江蘇滬甯鋼機股份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師 | |
三、教學與科研 | |
教學課程 | 本科生課程:《土木工程結構抗風設計》(36學時)、《土木工程防災減災概論》(16學時) 研究生課程:《結構抗風設計》(40學時)、《學術規範與論文寫作》(8學時)、《土木與交通工程防災減災新進展》(16學時)、《機場工程結構損傷分析與評估》(40學時) |
研究方向 | 風工程與結構抗風、機場工程防災減災、新能源結構設計 |
研究項目 | 代表性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C-RGC合作研究重點項目,52321165649,深遠海新一代風浪聯合發電結構抗台風理論與降載減振關鍵技術研究,2024.01-2027.12,300萬元(在研,主持); [2]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2022YFB4201201,複雜風況、海況、地質以及地震等工況模型,2022.12-2026.11,608萬元(在研,主持);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C-RS合作交流項目,52211530086,風能-波浪能聯合發電結構體系非線性抗風設計理論及強健性研究,2022.06-2024.05,10萬元(在研,主持); [4]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BK20211518,風工程與結構抗風前沿研究,2021.09-2025.08,100萬元(在研,主持);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2078251,台風-浪耦合作用下海上浮式風力機體系風振失效機理與降載減振新策略,2021.01-2024.12,58萬元(在研,主持); [6]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2019YFB1503701,面向深遠海的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及關鍵部件設計研發,2019.12-2023.05,196萬元(結題,主持);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878351,基于結構強健性台風下200m級冷卻塔多尺度破壞機理及設計理論研究,2019.01-2022.12,60萬元(結題,主持);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C-RGC合作研究項目,51761165022,10MW級風力機體系風緻非線性自激系統能量轉移機理及應用基礎研究,2018.01-2021.12,81萬元(結題,主持); [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民航聯合基金,U1733129,台風下中/小尺度模式耦合航站樓屋蓋非線性振動機理及應用研究,2018.01-2020.12,38萬元(結題,主持); [10]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2017YFE0132000,中國澳大利亞近海風能波浪能聯合研究,2017.12-2022.12,105萬元(結題,主持); [11]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BK20160083,超大型冷卻塔施工全過程風振機理與風荷載模型研究,2016.09-2019.08,50萬元(結題,主持); [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51208254,複雜環境下超大型冷卻塔風振機理與等效靜風荷載研究,2013.01-2015.12,25萬元(結題,主持); [13]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BK2012390,超大型冷卻塔風振耦合機理及氣動抗風措施研究,2013.01-2015.12,20萬元(結題,主持)。 代表性教研項目: [1] 江蘇省教改項目,民航特色高校土木類專業卓越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2023年; [2] 研究生教改項目,基于虛拟仿真技術的結構風工程創新實踐教學改革研究,2019年; [3] 國家虛拟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大型建築風洞仿真國家虛拟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018年; [4] 本科生教改項目,結構風工程教學改革與評價體系研究,2017年。 |
論文專著 教材及 專利軟著 |
|
其他教學科研标志性工作 | 指導本科生創新基金項目: [1] 2023年,指導張鵬洋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百米級超長柔性風電葉片非線性氣彈模拟與減振研究》,202310287045Z,在研; [2] 2023年,指導顔銘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台風-浪作用下大型半潛式海上機場平台非線性荷載模型》,202310287046Z,在研; [3] 2023年,指導汪雪婷主持天目啟航項目《海上機場平台多模塊柔性連接模型力學性能研究》,TMH2023080,在研; [4] 2023年,指導張斓主持天目啟航項目《海上風-浪耦合作用下大跨柔性光伏支架結構設計》,TMH2023087,在研; [5] 2022年,指導俞昀森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風浪聯合發電結構體系台風-浪-流多重非線性氣動/水動荷載模型研究》,2022CX007015,結題; [6] 2022年,指導毛競竹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大型海上浮式機場平台台風-浪耦合驅動機理研究》,202210287160Y,結題; [7] 2020年,指導秦岩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強台風作用下大跨度航站樓連續倒塌數值模拟》,202010287072Z,結題; [8] 2019年,指導劉淩峰主持國家級創新基金項目《考慮氣彈耦合效應10MW級大型風力機抗風性能研究》,201910287013Z,結題。 指導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 [1] 2023年,指導趙坤坤主持校創新計劃項目《環形台風影響下風力機葉片振動響應及減振抑振措施研究》,xcxjh20230105,在研; [2] 2023年,指導孫星宇主持校創新計劃項目《基于衛星資料/氣象數值預報的深遠海多尺度台風場智能反演與重構》,xcxjh20230704,在研; [3] 2023年,指導王威主持校創新計劃項目《大跨柔性光伏支架陣列脈動風荷載特性與風振響應研究》,xcxjh20230726,在研; [4] 2022年,指導吳鴻鑫主持江蘇省科研與實踐創新計劃《台風-浪-流耦合作用浮式風力機風振特性與失效機理》,KYCX22_0333,在研; [5] 2022年,指導張春偉主持江蘇省科研與實踐創新計劃《基于WRF/CFD耦合與數據驅動深遠海台風場反演及工程模型》,KYCX22_0374,在研; [6] 2022年,指導陳明珠主持校創新計劃項目《基于衛星數據驅動的深遠海多尺度台風-浪場反演及風-浪能聯合分布模型構建》,xcxjh20220704,結題; [7] 2021年,指導李文傑主持江蘇省科研與實踐創新計劃《台風-波浪-飛機耦合作用海上浮式機場非線性振動機理研究》,KYCX21_0234,結題; [8] 2021年,指導高沐恩主持校創新計劃項目《海上風力機超長柔性葉片氣彈分析與顫振特性研究》,xcxjh20210711,結題; [9] 2021年,指導趙永發主持校創新計劃項目《台風-浪-流耦合作用風-浪聯合發電結構非線性振動能量耗散機理研究》,xcxjh20210713,結題; [10] 2021年,指導陳靜主持校創新計劃項目《台風-浪-流-海床耦合作用海上機場浮式流場驅動機理與荷載模型》,xcxjh20210719,結題; [11] 2019年,指導王飛天主持校創新計劃項目《200m級特大型冷卻塔多尺度建模技術與連續倒塌機理研究》,項目編号:kfjj20190715,結題。 |
四、榮譽獎項 | |
[1] 2023年,中組部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2] 2023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3] 2022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1); [4] 2022年,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排3); [5] 2022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4); [6] 2022年,工信部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排10); [7] 2022年,中國振動工程學會青年科技獎; [8] 2022年,伟德国际1946bv官网“良師益友——我最喜愛的導師”; [9] 2021年,江蘇省能源研究會青年能源科技特等獎; [10] 2021年,“感動南航”年度人物; [11] 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 [12] 2020年,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4); [13] 2019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14] 2019年,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排2); [15] 2018年,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5); [16] 2018年,中國能建科技進步一等獎(排2); [17] 2018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2); [18] 2018年,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計劃; [19] 2015年,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計劃; [20] 2015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7); | |
五、其他(社會兼職等) | |
兼任國際空間結構和薄殼學會冷卻塔工作組委員、中國仿真技術産業聯盟理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風工程專委會委員、中國空氣動力學會風能空氣動力學專委會委員、中國電機工程協會工業冷卻塔專委會委員、中國地震學會基礎設施工程防震減災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工程師學會風工程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機場基礎設施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力學學會能源結構力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利用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土木建築學會常務理事等十餘個學術職務,擔任《振動、測試與診斷》等期刊編委、《空氣動力學學報》等期刊客座主編。 |